为什么药学类论文引用文献那么多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奇书?

[更新]
·
·
分类:行业
2724 阅读

为什么药学类论文引用文献那么多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奇书?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奇书?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史上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学巨著,又是由一个人完成的,并不是政府组织、集体编撰完成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本草纲目》收录药物1892种,方剂万余副,数量之多,是其他药物著作所没有的,这难道不是一部奇书?《本草纲目》中药物以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药物以正名为纲,附品为目,形成独特的纲目体系,这难道不是奇书?
《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是明代湖北蕲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曾经太医院吏目。早年参加科举,14岁中秀才,此后参加过3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于是继承家学,以医为业。在从事问诊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发现前人流传下来的本草等医书,舛误甚多,不能适应医疗的需要,萌发修订本草之志,在行医中注意收集资料,实地调查,虚心请教,获得了很多有益的资料和经验。历经27年撰写,三易其稿,完成190万言的《本草纲目》。在编撰体系上,也有所创新,建立了古代药物的科学分类法。
《本草纲目》从800多种文献中广泛搜集药物资料,补充了药品374种,丰富了中华药物学的内容,完成了明代药物集大成的任务。
《本草纲目》的出版业也历经波折,堪称传奇。李时珍70岁时从武昌来到金陵,寻找书商刊印。由于卷帙浩大,投资甚大,费工费时,没有书商敢接。一直到了万历十八年(1590),金陵书商胡承龙才决定出资刻印《本草纲目》,历时4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本草纲目》在金陵刻完。此时李时珍已去世3年,未能在身前看到大作的刊印。
几百年来,《本草纲目》刻印、出版了80多版次,并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拉丁文、朝鲜文等多个外文版本,流传于世界,达尔文称它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李约瑟誉之为“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请问药学不做实验的话有什么发展方向?

我的计算机不错,外语也很好,曾协助导师翻译了一些著作。毕业时的论文也和数据库有关,接近于生物信息学,我觉得我的兴趣更在这方面,但生物学的数据多是不实用的基础科研;对于药学我不是很熟,几乎没有药化药分等等的基础,我不知道传统的药学方向(不含生物制药)有往这种基于计算机方向延伸的吗,之所以选择博士,是因为我对科研还有兴趣,但是对于基于各种试剂的实在不愿做,我是那种可以在电脑面前做一天,可以翻不少文献,也不愿动手碰试剂的那种人,想请教您像我这样的做想做药学方面的和电脑结合起来的方向有些什么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