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自学可以学得好吗
初中知识跟高中联系大吗?初中没学好,高中好好学,还能赶上吗?
初中知识跟高中联系大吗?初中没学好,高中好好学,还能赶上吗?
一、这个问题,我先用我自己的经历,来回答题主问题的后一部分问题:初中没好好学,高中好好学,还能赶得上吗?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就是数学成绩差。小学只考得到70几分。上初中了,我有了强烈的升学欲望,于是就用笨鸟先飞的观念,用时间加汗水的办法,来突击数学。我比别人多花很多功夫,学得很费力,几乎是靠死记硬背,终于勉强升上了学。
后来,中师毕业参加工作两年后,我就有资格参加成人高考了。我还是很怕数学拖我后退,于是决定降低起点,从初中数学开始复习。
我在复习数学的时候,用一天的课余时间,就复习完了初中的前四册内容,再用一天时间就复习完了初三的两册内容。中师数学(比高中数学稍浅一些),3天左右复习一本。正式考试的时候,竟然考了89分。
当时就觉得很奇怪,数学这么简单,我读书的时候怎么那么笨呢?
其实,不是那时候的我笨,也不是后来的我变聪明了,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理解能力增强了。
所以,初中没能好好学,到了高中好好学,初中中等水平以上的学生,是一定能够赶得上的。当然,前提是“初中中等以上的学生”“现在好好学”。
从我的经历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孩子内心有强烈升学的渴望。这是来自孩子内在的动力,而不是家长强加的。
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知道要弥补的东西多,能主动去寻找弥补的方法。
孩子有吃苦的精神。一方面要学新课、一方面要补初中落下的知识,一定是比别人多用时间和精力的,必然是要吃苦的。
孩子要相信自己的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增强是自然规律,好好利用,多用逻辑思维去学习。
二、我再用类比的方法,来回答题主前一部分的问题:初中知识跟高中知识联系大吗?我用小学加、减、乘、除法则,与初中数学的联系,来类比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联系。
小学学的加、减、乘、除法则,是初中数学的基础,也是所有数学及其它理科的基础。当我们在小学学这些的时候,是不是也难,是不是经历了很多的训练和考试才掌握的?但是,到了初中,就算数学最差的学生,也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我们不仅没觉得加、减、乘、除法则难,反而觉得,这些法则,就是我们学习数学和其它理科的一种工具。
由此推知,初中数学,就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就是学习高中数学的一种工具。这,就是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联系。关于知识点的联系,因为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知识体系不一样,所以联系就不是那么密切了。
所以,既然是一种工具,知识体系不一样,难到想升学的孩子,就没有信心倒回去,掌握好这种工具,来进攻新的知识体系吗?
三、怎样找到每科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的联系,从中找到一个努力的突破口呢?我是教语文的,我就以语文学科为例来说明。
1.找到语文学科的知识板块,衡量自己对每一个板块的掌握情况。哪一个板块差,哪一个板块就是这一学科的突破口。
比如:字词积累是否丰富;各种文体的知识是否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题能否有思路去回答;写作的材料是否积累得丰富;写作的基本方法,如表现手法、修辞方法、结构方法,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这些基本的写作体裁的基本要求,是否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是否掌握。
多数学生,语文学科的突破口,是掌握好语法知识和写好议论文。
2.找自己高中语文老师,帮孩子分析,差什么,需要补什么。孩子当前的语文老师,是对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潜力状况最了解的,也是对高考方向最了解的。
3.孩子要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去生活每一天。这样,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可以为写作时,主题有深度,积累思想。
4.依样画葫芦,找到升学科目中,每一学科自己的短板和突破口。
结语: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摆正心态,放下高中生的架子,从初一第一册开始补习。知识是有连贯性的,不管懂不懂,都从头一二看一次教材,这样,就能够从知识的连贯性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者说受到启发。
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都以为是差哪一点就补哪一点。其实,那往往很零碎,效果不佳。
为什么很多高中学生现在不喜欢学习?
不难发现,当下的高中生很多都存在厌学情绪,读书热情普遍不高。而中学阶段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读书发愤的学生是越来越多,而对读书丝毫没有兴趣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并非是当代的特色,一直以来其实都很普遍。但是当下中学生厌学的情况似乎越来越明显。按理说,如今的高考升学率越来越高,学生学习应该越来越轻松,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学习的却是越来越痛苦的景象。一方面,高中教材难度明显加大,让众多基础不好的学生难免存在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重理轻文的大背景下,大量不适合学理的学生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理科,无形中又增加了学习难度。除此之外,“读书无用论”越来越盛行,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首先,高中教材的难度明显加大,且学科难度明显不平衡,致使大量学生偏科,产生厌学情绪。
相比初中阶段的教材,目前高中教材的难度在难度和广度上明显加大,尤其是理科教材。理科教材难度大这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难度过大就另当别论了,比如物理学科。看看目前正在进行高考改革的省份,选择物理的学生都是比较少的。大量的考生明知道不选择物理,会影响将来大学的专业选择,依旧要逃避物理学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物理教材难度过大,造成物理学科的“性价比”太低,除非是基础非常好的尖子生,不然选择物理就意味着影响其他学科的时间,最后很可能造成物理没有学的很好,其他的学科成绩还被拉低了的尴尬。所以重新调整各个学科的教材,让教材难度尽可能的平衡,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普遍存在偏科的状况,降低学生的厌学情绪。
其次,重理轻文的时代背景,让大量基础不好的学生“痛苦不堪”。
重视理科没有毛病,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也应该重视理科。一直以来,绝大多数地区的中学也都是重视理科生培养的。但是重视理科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并非是为各种辅导机构和教师提供捞钱的机会,并非是提高学校和家长面子的工具。不得不说,现在很多学校重视理科的目的已经完全偏离了应有的轨道。
因为理科相对比较重要,录取率一直相对较高,所以大多数中学都更加重视理科生的培养。一些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心甘情愿的选择理科,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制造出“聪明”的孩子就应该学理科,“笨”孩子才适合学文科的愚昧观点。而在大多数民众眼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也依旧根深蒂固。久而久之,重理轻文在一些地区已经慢慢的由重视理科转变为歧视文科,各种文科无用的观点堂而皇之的流行在社会与网络中。
前文已经说过,重理轻文是正确的,但是因为重理轻文,也让大量初中文化课基础很差,学文学理都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出于“面子”和“就业形势”选择了理科,随后的岁月可想而知。对于这类学生来说,选择文科或许还能稍微轻松一点,毕竟政治、历史的课文还是能看得懂的,但是面对着物理、化学等学科,只能大眼瞪小眼了。如果家境优越,课后能参加个辅导班或许还好一点,要是没有这种条件,高中生活也常常是很“痛苦”的,慢慢的也就丧失学习兴趣了。
所以说重理轻文,应该是尽可能的让适合学理科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并非是单纯的让所有的学生去学理科。重视理科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理工科基础人才,而不是为了让各种辅导机构赚的盆满钵满。眼下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造成了很多地方选择物理的学生大量减少,各种辅导机构,大量的理科老师立马化身教育砖家,在网络上肆无忌惮的攻击新高考,一个个义愤填膺的,表面上看好像都在为国家的科技着想,但是仔细研究一下这些人的ID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砖家都是理科教师,由此可见多年以来的这种重理轻文已经完全背离了应有的轨道。
最后,“读书无用论”的流毒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变的影响恶劣。
曾几何时,若是询问小学生的理想是什么,恐怕十之七八都会回答想当科学家。虽然听上去很老土,但是却能反应出一代人的理想。现在若是再提这样的问题,或许更多的孩子梦想都是当大明星,大老板。
而多年以来,大量的媒体为了炒作新闻,总是有意无意的树立读书好不好跟毕业后混的好不好没有联系的观点。诚然,应试教育下培养的很多人才确实存在能力不高的情况,但这只是个例,并非普遍现象。说实话,坐在教室里读书都读不好的人,出去混社会混的真的好的也并非是普遍现象。然而一些媒体为了博取眼球,总是把个例标榜成典型,各种奇葩的新闻、言论充斥着网络。什么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卖猪肉了,什么富豪没读过大学了,什么成功人士大谈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了,各种各样的言论让“读书无用论”越来越影响年轻一代。
加上目前社会上活的最光鲜靓丽就是各种各样的明星,看看中国的富豪排行版就可以知晓,高收入者要么是房地产大亨,就是挖矿的,要么就是销售业,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明星。有些人逃税都能逃8亿,可想收入有多少个亿。试问有几个大学教授一生能赚8个亿,有几个科学家一辈子能赚8个亿,别说8个亿,就是800万都很难。这样的大环境下,还指望学生十年寒窗埋头苦读?简直是痴人说梦。大量的年轻人整天也不想做别的,就想着蹲在电影制片厂的门口,等着哪个大导演、大编剧给自己一个机会。一旦出名之后,各种无聊的媒体自编自导,某某某怎么不容易,某某某的成功历程如何如何励志。一些人明明水平和文盲差不多,却天天就跟个大师一样坐在评委席上指点江山。
所以说现在的孩子厌学情绪高涨,不愿意沉下心来好好读书,既有各种各样的老原因,也有这个时代的新原因,既有教育的问题,也有社会的问题,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创造出一片努力读书的氛围。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