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知有什么区别 “知识”和“见识”有区别吗?

[更新]
·
·
分类:行业
1819 阅读

知和知有什么区别

“知识”和“见识”有区别吗?

“知识”和“见识”有区别吗?

按字典上关于知识的解释: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按字典上关于见识的解释:接触事物,扩大见闻。辨别是非的能力。
首先知识和见识肯定是有区别的,但其中的联系却是相对的。 知识的话是从书籍或者他人经验等通过主观的学习,从思想上接受从各个方面的教育。小学生学习一本书就算学到了知识,不会说他学到了‘见识’。看书上的图片教小学生认水果,他虽然没有亲手触摸到苹果,但是他的脑海中有了苹果的概念,这就是知识。 见识的话必须是要主体亲身体验的,见到苹果,你伸手触摸到了苹果,闻到了它的香味,尽管你从书上看了很多关于苹果的知识,但绝对没有你亲自接触苹果对个人感觉来的深刻,这就是见识。
其次,见识可以转化成知识。 当你亲身体验了一些经历,如游历黄山之后,你自然会明白黄山云雾缭绕的魅力,你可以将你的感受写下来,如徐霞客曾写下“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就是他将他的见识转化成知识流传了下来,众人也就知道了黄山是怎么一副样子。
最后而言,知识却不能转变为见识,没有亲身体会的事情虽可以铭记,却谈不上深刻。没有亲身见过北极光,就不懂得其中的震撼之美。哪怕他人跟你说北极光多美,可以对你进行多方面的描述、用极其惊叹的语调,但是你懂吗?能转化成自己的体验,见识吗?

求教:仁者见仁后面,是“智者见智”还是“知者见知”?知智二字寓意的差别太大?

“智者见智”?“知者见知”?
荅: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作“见仁见智”,是现在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很多人都知道这一成语语出《周易.系辞》,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因为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
对这一成语作这种写法、解法、用法是正确的,无须疑虑。
我查阅了较早的《周易》版本,“系辞”中的原文写法是:“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这样看来,“仁者见仁”后面就该用“知者见知”吗?不是这样。
在古代汉语中,“知”通“智”。古代汉语用“知”,现代汉语用“智”,字形不同但音同义同,都没有错。但用现代汉语解释:“知”为知道、知识;“智”为聪明、智慧。所以我们现在在使用上述成语时,应规范为“智者见智”才是恰当的。
在古代汉语中,通用字不少,都应以现代汉语加以规范。比如《论语》开篇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通“悦”,应当读作、解作“愉悦”的“悦”,而不能读作、解作“说话”的“说”。
“智者见智”,就用“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