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好一个科研团队 大学里跟着老师做科研训练是组队好,还是自己一个人不组队跟老师好?

[更新]
·
·
分类:行业
5067 阅读

如何带好一个科研团队

大学里跟着老师做科研训练是组队好,还是自己一个人不组队跟老师好?

大学里跟着老师做科研训练是组队好,还是自己一个人不组队跟老师好?

如果能有参与历练(社会和技能)机会,就不错啦。
具体那种方式参与,你个人的选择权不大,垄断技能个人比较好(也要评估自己能力),大规模科研(基础工作量大需要和讲究组织配合)还是团队来的合适些。
总之,积极参与上课以外的活动,是你学校到社会成人最后的磨砺机会。

要看是什么专业。很自你的专业,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当然是你自己了。追随导师,要全面领会导师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科的发展方向。有时,导师的研究是需要和你共同完成的。有的学科,是团队做研究有优势,可以集思广益,密切配合,可以较快地出成果。只要大胆假设,方向正确,科研难关总是能攻破的。不过,科研是没有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也是不可以的,循序渐进,才能到达一个新的世界。愿我们有许许多多专业的科研队伍,带动新的学风,科研风,促进科技发展,反对改变那些弄虚作假的不正学术之风。如此,我们强大起来,指日可待!

面向双创竞赛,必须组队;面向基础研究,无须组队。

一般科研小组一共几个人呢?

根据笔者的经历,一般为2-3个人。
如果是参加比赛1个人也可以,最多5个人,但其中第4人和第5人通常是打酱油的。
当然,取得成果的时候,署名的人往往超过这个数字。
至于为什么呢?亲,您懂的。

大学教授能带学生做科研吗?

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分导师、分学生而看待。所谓的“带学生科研”又分为“指导”和“具体带”两类。一般而言,成为教授就标志着老师已经组建了一个可持续运转的研究团队。
牛导、名导——较多时间精力在维持团队运转上,较少精力在学生上维持一个科研团队的运转,光靠埋头工作是不可能的。导师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维持团队的正常运转。这些工作包括:“学术社交”(领域内的、学校的、学院的)、项目申请(中间还有各种报告)、各种会议上的学术报告等等。尤其是牛导,在这方面会牵扯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的精力自然变少。“具体带”几乎不可能,每个月能有一些课题指导的就非常不错了!
事业成长期的老师会同时注重团队运转及学生培养年轻老师往往处于事业成长期,团队组建及学生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没有那么多繁杂的事物,年轻老师们放在学生身上的精力会多很多。大多数硕士博士都是和年轻老师接触的时间长,和大老师接触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