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数学专业考研计划安排表详细 大一新生想看高等数学,以后要考研,怎么准备?

[更新]
·
·
分类:行业
3197 阅读

学科数学专业考研计划安排表详细

大一新生想看高等数学,以后要考研,怎么准备?

大一新生想看高等数学,以后要考研,怎么准备?

学校推荐买高等数学同济版,但是我看完,觉得太简单了。

看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你应该很不爽吧。的确,你要做的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是升学,否则读研你也读不下去(网上可以找例子)。
你有目标很好,你可以尽量用少的精力取得高的成绩,别指望考前突击啦,准备把大学单搞漂亮,重点是,专业课都要好,不仅仅是考研科目,跟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尽量都3.0以上,与考研有关的课程,高数等,也要重视。
其次是英语,四六级必须的,不过要学英语,而不是考英语,如果你愿意从事科研,准备与国际接轨,就应该学英语,而不是通过考试,英语是需要时间、兴趣的,不以考试为目的,战线就不觉得长。
如果你的各科成绩还可以,大三开始备考完全来得及。提前要做的,就是,大一大二参加科研项目,参加高质量比赛。你可以在大一大二不怎么懂的时候叫学长学姐带你参加挑战杯之类的,后面了解后自己带人一起参加,申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及参与老师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训练都是比较有帮助的。
每个阶段做好就行,那是基础,没必要跳跃。

你可以认真学习,喜欢本专业真的就好好学,别想着考研,一般只眼是个211的大学,全级第一保研到985肯定没问题,985的也有非常大的机会保研到清北复交。第一不是那么难,你只要保持高三的学习习惯就可以!

数学类跨专业考研应该考哪些方面?

第一,国际商务专硕的数学有些是数三,有些是考396经济类联考,还有像南开大学考的395经济类联考综合,建议楼主查查自己报考的学校考试范围是哪一类的。
第二,数学复习的话,分三步吧,首先要夯实基础,这个时间段很花费时间,比如可以先看一遍教材,把课后的习题也做了,可以结合数学复习资料一起进行,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然后是研究记忆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提高做题速度;最后就是大量的做真题,研究命题组的出题风格,出题思路等等。在这些过程中,题主可以结合名师点视频讲解,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题主还可以借鉴其他大佬学霸们的数学复习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做一定的调整,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数学系学生考研选什么方向好?

数学类的研究生专业共有5个,分别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基础数学以后的发展方向基本是从事理论研究,如果想留在高校(学士,博士学位至少是211高校的)得继续读博;应用数学可以到从事应用类的工作;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去金融,从事经济方面的工作;计算数学偏向计算机;运筹学与控制论偏向自动化。
考数学类专业,两门专业课一般是数学分析(有的学校和常微分方程一张卷)和高等代数,均为高校自主命题。
如果以上数学类的5个专业你都不喜欢,那就要选择专业课一是数学的专业报考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大多数专业都考数学,现在统考数学分三类,最难的是数学一,大多数的工学专业都考它,在难度正常的年份如果能考到140,那绝对可以拉别人很多分。转到经济学可能更适合数学系的学生,我觉得那才是把数学应用到实际上的学科,它考第二难的数学三,难度比数学一低20%,你的优势会更明显,这样可以弥补你在专业课上的不足。经济学是12大学科门类中的一类,下面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比较适合数学系的学生,它下面差不多有10个专业,报名时只能报其中一个。所以如果你要跨专业的话,应该先决定报考哪个级别学校的哪几个专业,然后再从中选择,否则没法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因为即使考试科目甚至指定教材都相同,不同学校所考的难度和侧重点也相差很多。
介绍些考研常识:考研分统考课和专业课,各两门。统考政治必考,另一门课一般专业考英语,外语类专业考第二外语。一般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专业课一为统考数学(分理工类数学一二和经济类数学三)和专业课二(自主命题),不考数学的专业两门专业课均为自主命题。统考由国家统一命题,自主命题由你报考的学校组织命题。
理论上你可以报考任何专业。实际上只要专业跨的不是太过分(如理学考医学或法学硕士)都有机会考上。
政治和英语各100分,专业课(含统考数学)150分。
考研只能报一所高校的一个专业,考不上的话要靠自己联系学校调剂,所以考研志愿报的好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9月在校生网上预报名,10月正式报名时信息转正,也可直接在这时报名。11月10-14日现场确认,带网上报名生成的报名号,验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往届生是毕业证),交费照相。初试时间大概是农历新年前两周左右的那个周六周日(只有07年例外)。2月底3月初各学校陆续开通成绩查询(判卷以省为单位,所以各省高校出分时间会相差半个月以上),34所自主招生高校3月中旬陆续出分数线,3月底4月初复试,这也是国家复试分数线出台的时间,4-6月其它学校开始复试。复试后一周就能出成绩知道是否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