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懂琴孩子能适合学琴吗 在儿童学琴的过程里,家长的态度是否很重要?

[更新]
·
·
分类:行业
4725 阅读

家长不懂琴孩子能适合学琴吗

在儿童学琴的过程里,家长的态度是否很重要?

在儿童学琴的过程里,家长的态度是否很重要?

对,家长的态度直接决定孩子学琴质量。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钢琴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 我要告诉家长,坚持和耐心很重要。孩子情况各异,在学钢琴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各种叛逆、逆反和瓶颈期。学习进度较之他人可能会快点或慢点,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量身定制。最重要的是一直坚持,且要耐心,给孩子成长时间,大人们也要学会等待。
有人说学钢琴不是考验孩子,而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和忍耐。其实我们想想,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坚持不了,而是大人们的懈怠,各种理由。有时候家长心疼学费,孩子没练出来或者练不好就不上课,这可以理解,但学习不是经商。你可能省了一次学费,但可能延误了一个好习惯、好态度的建立。再说,好老师也会尽量对得起你付的钱。也许老师说的某句话让你受益终身。
其次 父母要做好适当牺牲自己时间和一些业余生活的思想准备。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练琴时尽量陪伴在身边,随时发现孩子在练琴当中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便于针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及时进行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第三 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建立练琴的规律和习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练多少分钟,并常年累月地坚持,这也需要孩子和父母共同付出努力。
第四 父母要保证永远有积极向上的激情,并尽可能地多学一些音乐知识,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影响。
钢琴是乐器之王,学习钢琴无论是对孩子的素质培养,还是智力开发,都有着极好地促进作用。通过学习钢琴,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良好性格的形成也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父母来说,要对学习钢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采取正确的做法,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音乐,在学琴的道路上享受音乐的美好,并因为学习钢琴而感受人生别样的快乐……

孩子不适合学钢琴,还要坚持下去吗?

孩子不适合学这句话意思太笼统了,还是要先搞清楚具体情况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情况一:
孩子学习钢琴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已经过去,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练习曲,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枯燥乏味的练习。多数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坐不住,面对这样长时间的枯燥重复练习会本能性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处理好孩子的这种情绪,那么孩子的这种抵触情绪会积攒越来越多以至于孩子最后会被这种情绪压垮对钢琴产生恐惧厌恶的心理。
如果是这种原因导致孩子对钢琴提不起兴趣的,那就要看家长的取舍了。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掌握钢琴这项技能给人生加分或者通过学习钢琴从而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那么建议家长还是要坚定给孩子继续学下去的立场。学琴的过程的确是痛苦的,只要是学琴的人都避免不了这种痛苦。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种痛苦,直面这种痛苦,并且想办法去解决这个痛苦。孩子学琴,家长不能光是让孩子一味苦练。而应该多从孩子心理层面去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把练琴中遇到的大难题拆解成一个个小关卡,细分难题再逐个击破难度会下降很多,每解决一个小关卡就给孩子一个想要的奖励,用鼓励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往前走。其次,当孩子每学会一首曲子的时候,多找机会让孩子表演。不管是家里来客人还是外面的一些小活动,都鼓励孩子去参与表演。这会让孩子能够经常性接受外界的正面刺激和小压力从而激发更多的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孩子仅仅是因为学琴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而退缩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适合学琴,只是人的惰性在作怪,想要孩子学有所成,家长的耐心引导必不可少。
情况二:
有些人天生的乐感就相对薄弱,对音准、节奏这些基本的东西毫无概念。对do ri mi fa suo la si这些唱名永远唱不准,跟着钢琴走也找不着调,拍子更是不知道哪里打哪里。通俗讲就是五音不全的人。这类型的人学习音乐会很吃力。我在古筝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类型的学生。你陪她一起唱谱她也永远唱跑音。让她跟着边打拍子边唱谱也是跟完就忘,换句话说就是她在跟老师打拍子时也是一头雾水的,只是当了复读机而已根本没搞懂拍子,一段谱子的节拍教十节课也没搞懂,这种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老师教得更是痛苦。如果,孩子学琴过程中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孩子又的确学得很痛苦不愿意再进行学习,那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更换另一种兴趣技能来学习。如果孩子还是有兴趣的情况下,建议家长还是不要轻言放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乐感薄弱学起来会比别人吃力,但是要相信方法永远比困难多,只要用心学了,结果总不会辜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