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生活 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更新]
·
·
分类:行业
4750 阅读

如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生活

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大学生有心理压力吗?如果有该如何排解?

【开心墙头草】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比较多的人群。
主要是高中三年,正值青春期(有人还喜欢加上“叛逆”两个字),心身发育不平衡,自我整统感尚未完成。
这是人一生中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但却是最压抑、最苦闷、最扭曲的一个阶段。
大家都知道,它的起因是:高考。
可以说,高考是人生少年最悲壮,也是最辉煌的挑战极限之役。
当然了,战争过后满目疮痍、伤痕累累是在所难免的。
所以,大学一年级,是一个关键的疗伤转型时期。
从中学生思维到大学生模式,从故乡父母娇惯,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跟几个陌生的孩子同室生活,学习内容和难度也跟中学迥然不同:孩子们面临着心理适应的问题。
我在做个案咨询时,遇到的这一类问题很多。
接下来,由于内心安全感的缺失,由于远在他乡的孤独,由于中学阶段被压抑的对异性的强烈感情,很多孩子会开始自己青涩的恋爱,出现这类心理问题的孩子也很多。
还有对专业的适应,对未来生涯规划、求职就业等等的焦虑,造成另一类的心理压力。
面对以上压力,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严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有问题要早早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求助,多跟辅导员、班主任沟通。
温馨提示:一定要防微杜渐,及早防范!
三、目前有相当多的大学心理咨询室,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真正的心理辅导、心理筛查,根本没有展开,学生要自己购买书籍,在网上、线下参加各种心理减压学习、讲座、培训。
建议从积极心理学入手。
提醒:不要去参加所谓的“身心灵培训”,这种培训有很多带有邪教性质,良莠不齐,不容易分辨真伪,所以大学生不要去参加为妙。

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志愿者工作志愿者工作的社会意义作为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1、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2、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3、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志愿者个人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1、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2、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3、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对服务对象而言,志愿活动具有以下积极意义:1、是接受个人化服务。志愿者服务,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同时,更能发挥服务的人性化、个人化及全面化的功能,从而令服务对象受益。2、是帮助融入社会,增强归属感。通过志愿者服务,能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扩大社交圈子,增强他们对人、对社会的信心,同时,志愿者以亲切的关怀和鼓励,帮助服务对象减轻接受服务时的自卑感和疏远感,从而使其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论个人或社会都可透过参与义务工作而得益及进步:个人:扩大生活圈子、肯定自我价值、学学习新技能、得到满足感。机构:提升员工士气及公司形象、促进团队精神和生产。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他们带来希望、温暖和改改;并且善用社会资源,加强市民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