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音乐课?

[更新]
·
·
分类:行业
3245 阅读

小学乐器进课堂实施方案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音乐课?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音乐课?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体现审美,体现三维目标,但并没有指明怎么去做。
所以,我们该怎么做?如何体现审美?如何体现三维目标?该不该淡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些问题不处理好,你的课终究逃脱不了现行的三大弊病:1、三维目标被虚化;2、教学内容被泛化;3、教学方式与环节被形式化。
胡川与周清雅老师的课,好的地方、不足之处都显而易见。
借这次教学案例研究的机会,我说一说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课堂上要不要合作、交流、参与和互动?当然要! 在讨论点评的过程中,胡周两位老师被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我曾经观看过很多音乐课,课堂上充斥着“满堂动”,“满堂问”,“满堂答”,甚至做游戏,拍皮球,拔河等等,热闹非凡。
这就是“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吗?当然不是。
课程改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不能改,课堂上让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不能改;不要把对话变成问答,或有活动没体验,有探究没内容,有合作没价值等;要强调目标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要考虑合适的教学形式,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让形式为内容服务,关注好每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本末倒置。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点”,找出学习音乐的“切入点”。
学生听音乐首先要考虑到音乐自身的韵律带给人的感受,聆听音乐要有完整的静听时间,教师不要怕学生听不明白而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也不能因为参与方法的设计影响了学生听音乐或对音乐的联想,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产生偏差,要考虑到学生参与音乐实践的有效性,所以这个“点”很重要。
胡川老师的课就有一个“点”——水杯游戏,这是一个富有创意又非常实效的参与互动点,在课前就与胡老师强调要好好利用,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最终还是没能用好。
二、音乐课要不要讲相关的文化?不讲或少讲! 当我知道胡老师的参赛课内容后第一句话就跟她说:不要讲《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看得出她有些茫然,也许她已经准备好在课堂上好好说一说这个电影故事或相关的文化了。
那为什么不能说呢?1、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音乐了相关文化也就了解了;2、“相关文化”的学习应有利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而大多在音乐课上讲相关文化的由于时间的关系都会忽略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3、音乐课的本体是“音乐”,“综合与拓展”不能使音乐课失去本色。
如果《长江之歌》不关注音乐的大起大落而关注长江流经哪些地区及其风土人情;如果《彼得与狼》不关注乐器的音色而关注彼得与狼的斗智斗勇;如果《苗岭的早晨》不关注音乐“降mi”的出现而关注苗族的服饰与青山秀水等等,那么,这节课注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也会成为优质课的反面教材。
所以说,音乐课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可讲可不讲就不要讲,非讲不可时就少讲,腾出时间让学生注重对音乐本身的感受与理解。
三、要不要透过表面看本质地深研教材?必须的! 课改之前的教材好的地方在于很明确地告诉老师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老师也很清晰地从教材上知道要教什么,而且成体系。
新教材则侧重学生发展方向的培养,把知识技能隐藏在了教材里面。
如七年级的教材第三单元《脍炙人口的歌》,如果你单纯地把它当做几首歌的学唱就错了。
编者的目的是通过颇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来让学习者在音色、音准、速度、节奏、调性、织体、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上得到全方位的体验,然后在体验中掌握变化音、音程、音阶的演唱方法及音乐表现的技巧。
从教材的表面看就是简单的几首歌,对学生来说毫无负担,但没有明确的告诉老师你要教什么,这对于老师来说更隐性、更难了,不认真挖掘教材是抓不到这些东西的。
所以,我们要学会怎样把教材变成我们的工具,让它为我们服务。
特别是设计公开课时,更要咀嚼教材,通过反复琢磨,你才能把教材内在的东西挖掘出来,否则你会觉得没什么可讲的,设计出来的课也不会有深度,甚至偏离课程标准设定的轨道,对于一些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解决不到位或无从解决。

广州小学生乐器进课堂能不能不买?

广州市小学生乐器进课堂,如果学生确实不愿意学习乐器学校不能强迫学生必须买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