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十大能力 孩子上初中后,很多数学应用题看不懂,应该怎么办?

[更新]
·
·
分类:行业
5090 阅读

初中数学十大能力

孩子上初中后,很多数学应用题看不懂,应该怎么办?

孩子上初中后,很多数学应用题看不懂,应该怎么办?

学生如何解决初中数学中的应用题?
初中数学应用题,是中考必考题型之一。我们都知道应用题一般伴随方程出现,初中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对应的应用题就有这些。而应用题的专题性也比较强。常见的应用题专题有:销售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顺分顺水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那么同学们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学生解决应用题最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1、读不懂题;
2、不会列方程
根据以上问题,制定两点计划:
1、提升自身“理解能力”。
很多同学不会解应用题,最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连题意都读不懂。题目在讲什么东西都搞不清楚,如何做题?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是解决这部分孩子对于题目的理解能力。通过多年教学观察发现,很多同学一问他为什么不会做,他就说读不懂题。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学生读不懂题,而是学生根本就静不下心来去读题或者根本就没有认真去读题,他们在读题的过程中,心浮气躁、心不在焉,导致读完题人家说的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久而久之,他们一旦遇到应用题就找这样的借口去逃避,最后也就真的不会了。那么该怎样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呢?那就是从简单的题型开始,鼓励引导他们多读两遍,老师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去,直到他们读懂为止。在此过程中,老师切不可直接进行讲解,毕竟被动式接受对于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起不到积极推动作用。
2、学习并掌握一种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
解决应用题题型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老师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最根本的问题是学生要掌握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应用题常常采用的方法是列表(画图)。把自己当成一个小会计,题目中出现的一些数据,通过列表或者画图,将潜在的数量关系更加直观的表现在读者眼前。这种方法直观,易懂,基本上列完表格,其中的等量关系自己就会出现。多年教学经验说明,这个方法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都适用,都能很好地掌握。
3、分版块专题训练。
因为应用题的专题性比较强,因此,可以帮助同学们进行分类专题训练,同一种题型,连续多做几道,直到同学们熟练掌握为止在进入下一个专题。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初三学生在解决握手问题时,总是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要除以2,什么时候不用除以2,发现这个人问题就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马上给他们罗列5道类型题,通过讲解,总结,让他们弄清楚这个问题。一般而言,只要学生认真配合老师的教学,3至5道专题就能解决一个类型题。
最后,祝各位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为什么一些学生小学时数学很好,初中数学却不行了呢?

我来说点儿真实的吧:很多人根本不明白,即使两个人同时数学考了满分,他们两个的差距也可能超过了100分和60分的差距,甚至远远比这大。
(一)试卷的分数只能体现学生对试卷题目的掌握程度,分数高不代表学得多好在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好的,一般还真就不是智商多么高的孩子,而是听话的孩子。
小学的数学题目,很多时候单纯靠模仿、照着葫芦画瓢就能学会。
那些计算题其实不是靠智商,也不是靠推理能力,而是靠记忆力。
老师上课讲了,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做,学生就记住了,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这种时候,只要上课肯认真听讲的,能做到背过老师要求背诵的内容的,成绩都不会差。
可是背后的数学原理呢?
鸡兔同笼的原理,小学四五年级的题目,很多小孩子从来没弄懂过为什么非得这么做。
他能做对题目,只是把老师教的计算步骤重复了一遍而已,毕竟考试的题目,只不过是平时练习题改了一下数字。
而有的孩子,在这个时候不光弄明白了鸡兔同笼的原理,甚至开始思考高中才开始学习的量纲,开始思考为什么单位这么重要,为什么单位是这么设置的。
还有的,会去思考凭什么交换律能成立,或者0.9999…1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有些小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能独立发现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甚至一些勾股数。
那这些东西小学考试会考吗?
显然不会考吧。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从分数上体现出来吗?
分数只能体现出来卷面上的差距,考不到的东西,体现不出来的。
那些只是会听话,能模仿老师做题的孩子,说白了,根本没学会多少东西,一旦遇上自己从来没遇到过的问题,两手一摊,啥也不会。
而那些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生,将来在学习的时候,会惊奇的发现,当初的思考是那么的有用,前人的经验是多么充满智慧,进而更愿意学下去。
(二)即便是同一分数,差距也可能是巨大的我曾经在另外一个平台看过一篇文章,也是一名老师同行写的,说的是他上初中的事情。
那会儿他跟全班第一同桌,是个女生。
有一次考试非常难,他答得非常认真,感觉虽然做得晕头转向的,但是分数应该不会低,甚至可能超过同桌。
成绩出来时,数学老师来发试卷。
班里只有两个学生过了90分,他同桌考了98.
过了十几年后,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他同桌低声说了一句“看来,第4题应该选C”。
当同桌拿过试卷回到座位时,她又低声说了一句“嗯,确实是”。
我不知道正在看我这篇问答的你是什么感觉。
这位教师同行当年就被同桌这两句话震惊了,虽然他当时也是考了98分。
我就不继续说他怎么分析的了。
我说一下我对这种现象的分析。
这种事儿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也思考过。
小学的时候,试卷简单,大家听听课,好好做练习,写作业,大家都能考个好成绩。
初中的时候,试卷开始变难一点,但是注意力足够集中,足够认真,那些平面几何的中档题也能做出来,二次函数也就那样。
高中的时候,数学开始趋向变态,从指对运算开始,计算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整个数学体系的考察慢慢变多了。比如今年高考题目里提到了小学数学的概念“互质”,很多高考生竟然不记得这是什么意思。
到了大学,数学开始更加抽象,到了专业课上的数学,有时候有些问题,你想一天都不想明白的问题,某位当初入学成绩跟你一样的同学,可能随便扫一眼题目就给出了思路。
甚至在很多985高校,很多学生因此而抑郁,很多清华北大的学生上完大一会觉得自己很弱。
当难度不再有上限的时候,那些真正有天赋,真正底子厚的人,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而那些只靠着题海战术、熬夜学习的同学,开始力不从心。
看明白了么?
很多时候,你考98分,你是拼了命地考了98分,人家考的98分,不光有时间检查,还有能力判断出这98分一定对,剩下的那2分时有商榷的。
也就是说,假如这场考试时间限制2个小时,但是题目数量没有上限的话,你可能还是得98分,人家有可能得980分。
满分100分这个限定条件,是保护了我们这样的小辣鸡,不至于被大神们甩得太远。
不设分数上限的考试是实实在在地照顾弱者。
如果想不明白的话,想一想为什么之前很多地方都要求小学一二年级的考试,每科平均分一定要达到90分以上,当真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就没有差距吗?
不然,这么要求实在是为了保护小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不让分数过早地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伤害。
再想不明白的话,想想自己的收入与那些明星或者资本家的收入差距,收入是没有法律规定上限的,所以贫富差距可以大到让穷人绝望。
(三)“其实孩子还是挺聪明的”这是老师们常常说的一句话。
家长朋友们,我说话可能不好听,但是请仔细想一想,“其实挺聪明的”这句话实在是客套话啊。
一般这种话后面跟的是“我给他一讲,他就懂了”。
既然这样的话,为啥在课堂上就没听懂呢?
怎么还得需要单独讲呢?
我这么说不是要说孩子一定是不聪明,我们继续分析。
这种情况下,孩子在老师单独辅导时能一听就懂,为什么分数还考不出来?
课上的时候,学生是在干嘛呢,他既然能做到一定条件一听就懂,为什么课上没有做到呢。
是不是课上走神了。
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让他走神了呢。
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他为什么会走神呢。
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体内荷尔蒙正分泌旺盛。
大家都是这样。
可是有的孩子似乎从来没有因为青春期而耽误任何事情。
他们似乎能控制住自己不去乱想。
他们似乎能控制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做合适的事情。
是不是这些孩子自控力比较强?
在他的身体里,引导他行为的总是理性清醒的大脑,而不是被荷尔蒙刺激的神经?
这种理性清醒,是基因里带着的呢,还是家庭环境下后天培养的呢?
如果在幼儿园时,就开始刷短视频的孩子,你觉得他会有这样的能力么?
如果在上小学时,家长就对孩子言听计从,他还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么?
“功夫在诗外”啊。
我以前上在线课的时候,有些学生跟我连线的时候,背景音都是乱哄哄的,家里人都在大声聊天。
我就不明白,花那么多钱来上一对一,为什么不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些家长是不是就觉得补课就跟喝感冒药一样,头天喝了,第二天就起作用?
或许是这个学生从小就是在这么个环境下学习的?
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里还是乱哄哄的话,说明家庭成员从来不把他的学习放在心上。
补个课也不过是给个借口:“我都花钱给你补课了,你怎么还学不好?”
所以有时候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有时候还没见到学生就敢下判断这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出在哪里了。
真是智商有问题的是极少数,大多数还是以前课堂上底子没打好,加上家庭环境无法让他安心学习。
所以,在小学的时候数学很好,到了初中就不行了;
在初中的时候数学很好,到了高中就不行了。
不光是数学课起了变化,更主要的是学生其实一开始就没学好数学,跟人家真正学得好的还差一大截呢。
只不过我们现行的教育评价主要看考试成绩,没有看别的东西,所以这个分数体现不出来巨大的差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