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理念是什么 家校共育提出者?

[更新]
·
·
分类:行业
2482 阅读

家校共育理念是什么

家校共育提出者?

家校共育提出者?

家校共育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

家校共育是什么建设?

家校共育是教育建设。
家校共育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共同培育学生,效果非常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各有特点,两者目标一致,如果能在教育思想上互补,在教育内容上互补,在教育方法上互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1
第一类家长属于乐于分享型。他们十分热衷于分享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甚至是很愿意和老师和学校分享,这类家长的主要需求就是希望被倾听,被肯定,希望他们的好意见和好想法能够被采纳。
2
第二类家长是指责挑剔型。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去挑剔,从来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这类家长的主要需求依然是倾听。他们之所以挑剔、指责,就是因为他们的不满意和诉求没有被别人接收和采纳。同时他们也需要被理解。
3
第三类是焦虑、困扰型。焦虑、困扰型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非常投入,但是有时候用力过猛,反而不知道方向,所以他们也依然希望被倾听,被共情,并需要我们能够提供科学、实用的方法进行指导。
4
第四类是疏离、回避型。这种类型的父母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或是工作繁忙,或是为了生计不断奔波,所以没有多余的精力与学校进行更好的互动和交流。还有一种可能过往与学校沟通的经历是负面的,所以就会本能的回避。无论是疏离还是回避,我们都要接纳。当他的孩子有进步的时候,我们要不定期的给予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是很友好的,并没有因为我的疏离,而批评我、指责我。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
5
第五类是主动合作型。他们需要的是常规信息的反馈,比如孩子在学校吃的怎么样,玩的怎么样,学的怎么样,开心不开心,人际关系好不好,同时他们也需要被信任。学校可以邀请这类型的父母更多的参与家校沟通的志愿者活动中,成为家校共育体系中比较活跃的角色。
促进有效沟通
1
通用的沟通法则
首先,沟通频率。家庭和学校在沟通频率上是一定频次、规律、多种渠道。
其次,沟通质量。在沟通质量上是双向沟通。一是沟通方式上,包括家访,家长到学校去跟老师交流,家长会,电话、微信、书面通知、便条、家校通、班级群等等。但在所有的沟通方式里,书面的沟通很多时候是单向的,而这种口头语言的沟通,更多是双向的,或者是利用电子沟通平台,也可以让我们的沟通实现双向效果。
二是沟通的内容上,要形成双向的传递和反馈的机制,比如作为老师要向家长分享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制度;并向家长传达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向家长了解其教育中的有效方法和困惑等方面的内容,并一起探讨解决的方案。同时,学校也要鼓励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分享。
三是沟通过程。主要表现为如何听,家长才愿意说以及怎么说,家长才愿意听两个方面。首先,怎么听,家长才会说?要积极倾听和理解。这需要我们不仅要眼到,耳到,心到,口到,还需要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注意:眼睛不东张西望,要注视对方;从态度上表现出对对方的话感兴趣;身体前倾;不随意打断对方或改变话题;可以通过:“嗯”,“后来怎么样了?”等语句表示你在认真听。非言语的信息,包括眼神的交流,微笑、点头,身体前倾等信息。其次,怎么说,家长才愿意听。需要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她,而不是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关注对方的感受;反馈出对方的具体感受;不评价,不着急提建议。所以,先去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建立信任之后,我们再去分享道理、方法和建议。让家长们感受好,他们才能做得好!
四是沟通的内容是基于观察的学生信息反馈。这个反馈一定是客观的、具体的、正向的语言交流和反馈的过程。
2
个性化的沟通
我们是建立在行为改变阶段理论的基础之上,基于父母意愿的沟通,进行个性化的沟通。
第一阶段
前意向阶段
这类家长的特点是他们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打算。她/他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问题,也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跟孩子的行为有关系。我们适用的策略是第一,理解和认可家长还没有准备好改变的现状,并强调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第二,提供评价性反馈(比如,孩子的行为与同伴群体的对照,以及在无干预情况下的预后)。第三,提供关于孩子行为与父母行为关系的相关信息、第四,鼓励家长重新评估自己的行为,并进行自我探索(比如,“这是你希望的亲子关系吗?”)。
第二阶段
意向阶段
这个阶段的家长逐渐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但是对于是否要真正做出改变又是比较矛盾的,所以没有打算立即做出改变的行动。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是第一,理解和认可家长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改变,并强调最终的决定权在他们自己手里。第二,就行为改变的利弊与父母进行现实的讨论分析。第三,讨论结果预期(比如,如果你决定改变,可能给你和孩子带来的好处是……)。
第三阶段
准备阶段
即家长已经准备好要做出一些改变,并且可能已经开始尝试一些行为改变。我们适用的策略是第一,肯定家长是具备改变的必要能力的。第二,帮助家长移除阻止改变的障碍。第三,帮助家长确定下一步该怎么做(比如“如果您感兴趣,我建议你看看这个视频,关于如何给孩子设定界限”“如果您愿意,我们可以安排两三次会面讨论一个具体的行为改变方案”)。第四,鼓励家长慢慢来。
第四阶段
行动阶段
这意味着家长已经开始改变并持续一段时间(比如3-6个月)。我们可以第一,帮助父母寻找社会支持,以促使自己的改变和进步得以维持(比如参加父母互助小组,给自己适度放松和属于自己的时间)。第二,帮助扫除阻止改变的障碍。第三,协助父母独立应对改变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比如,应用一些对付儿童新行为问题的技巧)。
第五阶段
维持阶段
家长已经习惯(比如,超过6个月)将行为改变整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承诺要持续改变下去。我们可以通过第一,讨论可能从哪些途径获得持续的支持。第二,强调维持进步的内部奖励和自我强化。第三,预期反复和去灾难化(如:你已经有这么多的改变,而且你的孩子也有这么多积极的回应,这太棒了。不过在未来孩子肯定会出现新的问题,你在使用新的教育方法时可能也会有一些困扰。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如果这些状况发生,怎么办?)这些方法来解决。
第六阶段是反复阶段。这个阶段的家长,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可能会回到旧有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当遇到特殊的压力或者孩子出现新的问题时。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第一要肯定过去的付出与努力,以及成效。第二要讨论问题出在哪里?突发原因是什么?第三,重评改变的动机和阻碍。第四,鼓励发掘新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