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登录入口
体育健康与艺术素养家长评语怎么?
体育健康与艺术素养家长评语怎么?
道德素养
自评:A关心他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待人真诚,懂得谦让,关爱动物。犯错误会自我反思。
家长评:A乐于助人,有爱心,讲礼貌,守纪律,有责任心。
文化素养
自评:B能独立完成作业,独立思考,但成绩不够稳定,基础还不够扎实。
家长评:B 热爱学习,勤奋刻苦,在学习方法总结和文化知识扎实方面有待加强
健康素质
自评:A爱好广泛。对各种体育运动都有涉及。每天坚持锻炼。有健康的生活规律。并注意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健康。
家长评: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有良好生活习惯,爱好体育运动
艺术素质
自评:A 思考独到,有独特的想法,服饰发型符合学生标准,并可做到不与其他穿奇服弄怪发的同学学习不好行为。
家长评:A 穿戴朴实、端庄,能辨出什么是真正美的,会表现自己,不与他人进行物质攀比
社会适应能力
自评:A 独立意识强,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家长评:A 生活独立性强,能很快适应社会环境
。
朗诵有考级吗?
有。
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是文化部批准增设的一项戏剧类的考级项目,旨在培养、提高广大青少年艺术素质。该考级全面考查应试人的语言基本功和声音条件,包括普通话规范和标准程度、口齿清晰度、嗓音的响度和亮度等;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对艺术真实的洞察和体验能力,运用语气语调、神态动作等技巧表达作品的能力等;以及在朗诵过程中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和个性特色,据此认定应试人的朗诵水平。
朗诵水平等级考试将朗诵水平由低到高分为11级。考试的朗诵作品篇目由专家委员会统一确定,并根据朗诵水平的等级划分,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组。
作为新开设的社会艺术考级科目,文化部首批获准开展该项考级工作的只有8个省(市)。朗诵考级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和大中专院校学生,同时也允许社会各界的朗诵爱好者报考。一年有两次报考机会,分别在每年的2月和8月,等级考试分为十级,考试的朗诵篇目将由专家委员会从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选出,每一等级都有符合这一水平的篇目,并根据难易程度分组。考级合格者由中国歌剧舞剧院颁发经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监制的国家级考级合格证书。
怎样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仅专注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缺失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严重不足,影响着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对此,我国各高校应亟待解决对当代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教育的培养。
二、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教育意义
1、文学艺术修养可能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人们通过语言来实现情感交流与传递思想见解,在现实生活中语言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通过文学艺术修养来实现,教授学生从文艺作品中获得启发。如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词汇、句式及表现方法,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使用语言文字的技巧,语感得到提高,从而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与情感。此外,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掌握立意论证、文章布局等技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学与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利用文学与艺术传情达意,从而实现更好、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2、文学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哲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文学艺术的熏陶,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因斯坦曾表示,艺术比知识更有想象空间,利于拓宽人的思维,无限的想象力推动着知识的进化。在实际教学中,将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与科学的逻辑思维相结合,进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文学艺术修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伴随他们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而提高,文学艺术使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居里夫人曾认为对科学研究与探讨的过程是对美的探寻,而实际上的确如此,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的创造本身就极具审美情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美的奇迹。而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是指对他们进行职业岗位的审美培养,使大学生热爱自己今后从事的岗位,通过文学艺术修养在岗位中发现美、创造美。
三、当代大学生加强文学艺术修养的策略
1、开设文学艺术课程
文学艺术课程,实质是指鉴赏文学经典作品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挑选优秀、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鉴赏,尤其是要将作品中的精神、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感受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时,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对于文学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可以依据学生与学校的具体情况来设置,以自由形式为主,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
2、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主要是指拓展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教材时应注重文理学科的渗透,根据当代大学生现有实际水平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对人文素质类教材的编写,进而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加强对大学生文学艺术修养的培养。
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
各高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积极有趣的文学氛围,开展人文艺术节、沙龙活动(如书法、绘画、舞蹈、歌唱等),社团文化艺术节,举办各种人文、艺术讲座(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等)等,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从中收获快乐与知识。同时,在校园环境中也可以营造一种文学气息,如在校刊、黑板报上可以开设文艺专栏,让有才能的学生在上面任意施展才华;在校园建筑中可以增添文学艺术形式,小桥、亭子等都能营造出文学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学艺术的陶冶。
4、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学艺术修养
在教学中提倡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文学艺术的理论知识的熏陶,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从实践中使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文学艺术修养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以展现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与人文魅力。
四、结语
据调查,世界百强企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大学生在掌握过硬的专业素质之外,同时还应掌握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因此,我国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策略上应与时俱进,加强对大学生文学艺术的培养,开设文学艺术课程,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使大学生成为技能与素质型的通识人才,进而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