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策最吃亏的是什么 新高考是加重负担还是减轻负担?

[更新]
·
·
分类:行业
4037 阅读

高考政策最吃亏的是什么

新高考是加重负担还是减轻负担?

新高考是加重负担还是减轻负担?

由浙江、上海牵头,越来越多的省市在近两年都开始陆续实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政策一出,看到与老高考差别很大的相关政策,很多家长和考生都有疑问:新高考改革究竟是增加负担还是减轻负担了呢?
今天我们就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从几方面分析一下,新高考究竟对学生来说是增负还是减负了:
对于新高考政策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理解,会耗费学生学习精力。无论是选科、成绩赋分制还是志愿填报的规则都发生了大变化,与老高考截然不同,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新政,才能避免因为对于政策的不了解而在填报志愿时出现失误。
学生需要提前三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高一就要开始选科原本实行老高考时,学生只需要等到高三临近高考再考虑大学选专业的问题;而如今新高考政策下,学生则在高一就要面临选科,所以必须在高一阶段就制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想选择的专业方向,才能准确地进行选科。
从高三提前至高一,学生就要面临就业方面的压力和烦恼,这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增加了负担,而且一旦对自己的认知不准确或者没有明确规划,就很有可能出现选科失误,影响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从过去只需选文理到如今多至12、20种的选科组合,让学生难以抉择老高考选科只有文理两种选择,而新高考政策则采取的“3 3”或者“3 1 2”方案,学生可以选择的组合多达12、20种。看起来是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选择学科,但实际上选科还是与大学选专业挂钩,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喜好。而且选择大大增加,也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选科压力,需要考虑的条件更多了,顾虑也就更多。
上课采取“走班制”教学,不停地换教室对学生是一种心理负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学方式的大变样。新高考选科组合的方式有几十种,学生没法像以前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班里上课了,必须根据自己选择学科的情况进行“走班制”的学习。
但“走班制”教学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除了硬件设施要求数量增加、教师资源紧缺、学校管理难度增加外,对于学生来说班级不固定,每节课都要换教室,这并不利于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学习,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
除语文、数学外的科目都可以考两次,各有利弊新高考中,除了语文和数学外,其他科目都可以考两次,这一举措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说法,给了学生多一次的考试机会,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能够减少因为失误、状态不好而影响成绩的情况发生。
但是,这也是把双刃剑,虽然能够降低学生考试失误的风险,但是实际上增加了考试次数,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虽说两次考试机会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参加一次还是两次,但是大多数学生应该都希望给自己多一次考高分的机会,所以基本上两次都会参加。而这也就意味着每次考试前学生就要耗费更多精力用来复习和备考,对于学生的时间把控、精力消耗和学习效率都是不小的考验。
虽说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唯成绩论”,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多关注素质教育。但是一向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想要进行改革也是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高考语文只能写哪几种字体?

高考可以写行书或者行楷,但是对于文科来说或许会比较吃亏。
行书或行楷相对于正开来说比较潦草,在文综,语文考试中并没有规定字体,因此用行书或者行楷都是可以的。
但是高考批卷相对较为枯燥乏味,老师心情也不会很积极,阅卷往往是匆匆一阅,不会仔细欣赏辨认,因此自己字迹较为潦草的行书会吃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