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孩子自律计划表 如何养成男孩自律的习惯?

[更新]
·
·
分类:行业
4529 阅读

6岁孩子自律计划表

如何养成男孩自律的习惯?

如何养成男孩自律的习惯?

树立好的榜样:大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从小听话的故事,让孩子说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也可以用孩子身边听话的孩子做榜样,引导孩子效仿故事中的人物和身边的孩子,做个懂道理的孩子。

孩子(七岁)自律行为不足,应怎样帮助他呢?谢谢大家的指导?

您好,我是心理学研究僧,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可以点下关注。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自律,是所有优秀的人的共性,是一个孩子最应该拥有的品格。
养成自律,很重要,也很难,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自律?
1、制定计划表
几乎所有学霸,都有时间管理能力。利用计划表,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清晰合理地管理时间、管理行为,提升效率。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视频上,获奖者马冬晗展示的作息计划表,引得网友们惊呼不已。就连浙大学霸胡一捷,也是参考了她的计划表。
计划表中不仅有时间和任务规划,还有计划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生活状态、修养品性、一天总结。
2、父母协助孩子克服困难
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做不到自主管理、严格自律,父母要帮助他们克服习惯养成阶段的痛苦及困难。
《少年说》有一期节目,初一的张锦彦走上高台,控诉爸爸:“你真的太狠心了!”
原来,小学毕业的张锦彦,恰逢12岁生日,爸爸给她送了一份“生日大礼“——为期三个月的军训。
早上5:30至晚上睡觉,从长跑、学习到做家务,整天安排得满满当当。同学们都用愤怒,甚至鄙夷的目光看着张爸爸。
张爸爸平静问女儿:“进入初中,觉得学习苦不苦、累不累、快不快乐?”
女儿回答:“不苦,不累,快乐。都不如军训苦。”
台下一片掌声,这时,张锦彦似乎突然明白了爸爸的良苦用心。
爸爸对她说:“看似简单的军训,却是对人生更好的磨砺。你能坚持三个月,就能坚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
《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把父母分成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是介于专断型与放任型之间的一种模式。
这类父母通过说理和塑造权威跟孩子保持沟通,一方面向孩子输出价值观,另一方面,运用父母的权威对孩子立规矩,进行必要的管束和推进。
父母可以召开家庭会议,向孩子传递能量和价值,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并进行监督管理及适当的奖惩。
3、保持学习的环境和仪式感
有些公司允许员工一周在家工作两三天,同时要求员工在家也要着正装坐在电脑前。因为保持仪式感,可以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同样,孩子假期在家,起床就应该换掉睡衣,端端正正坐在书桌前,认真读书,保持学习的心态。
4、树立自律榜样
杨绛先生说:“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父母自己也要自律,不能拿起手机就放不下、一看电视就停不了。每天规律作息,热爱学习。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