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近似的判定依据有哪些 经销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商标近似的产品是否受罚,该如何避免受罚?

[更新]
·
·
分类:金融
2526 阅读

商标近似的判定依据有哪些

经销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商标近似的产品是否受罚,该如何避免受罚?

经销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商标近似的产品是否受罚,该如何避免受罚?

本案的关键是看经销商是否明知该商品已经侵犯他人商标权,还进行销售。
如果明知,则认定侵权,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不明知,虽然也认定为侵权,但可以免于行政处罚。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执行〈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问题的通知 》第六条“关于对‘明知和‘应知如何理解和操作的问题”规定:经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及侵权商标专用权商品的,是给商标专用权造成侵害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这种行为时,对以下情况,应判定经销者为《商标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和《细则》第四十一条第一项所指的“明知”或“应知”:
1、更改、掉换经销商品上的商标而被当场查获的;
2、同一违法事实受到处罚后重犯的;
3、事先已被警告,而不改正的;
4、有意采取不正当进货渠道,且价格大大低于已知正品的;
5、在发票、帐目等会计凭证上弄虚作假的;
6、专业公司大规模经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或者商标侵权商品的;
7、案发后转移、销毁物证,提供虚假证明、虚假情况的;
8、其它可以认定当事人明知或应知的。
对于经销者经销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或商标侵权商品为非明知、非应知的,应当告知其立即停止经销该种商品,对于及时停止经销该种商品的经销者,可以免于行政处罚,经销者应当消除侵权商标标识,侵权商标商品不得再进入流通领域。

怎么样的商标算抄袭?

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行为人销售明知或应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商标专用权被侵权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扩展资料:
商标抢注
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
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
进而将他人的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企业名称和字号、著作权等其他在先权利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应视为商标抢注。商标抢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商标抢注是指在原商标所有者之前注册该商标以获取经济利益的竞争行为